《智能製造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正式發布
12月7日,首屆世界智能製造合作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。多位智能製造領域的權威專家和世界五百強高層負責人齊聚一堂,共議如何“讓製造更聰明”。在大會上,工信部工業司司長李東在大會現場正式發布《智能製造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為我國智能製造明確發展思路和目標,指引推進重點和路徑。
《智能製造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中首次提出“兩步走”戰略和十大重要任務。
“兩步走”戰略:
第一步,到2020年,智能製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,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,有條件、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。
第二步,到2025年,智能製造支撐體係基本建立,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。
十大重點任務:
一、加快智能製造裝備發展,促進智能網聯汽車、智能工程機械、智能船舶、智能照明電器、服務機器人等研發和產業化,開展遠程無人操控等智能服務;
二、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,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,布局和積累一批核心知識產權;
三、建設智能製造標準體係,開展標準研究與試驗驗證,加快標準製修訂和推廣應用;
四、構築工業互聯網基礎,研發融合IPV6、4G/5G、WIFI技術的工業設備與係統;
五、加大智能製造試點示範推廣力度,開展智能製造新模式試點示範,遴選智能製造標杆企業,不斷總結經驗和模式,在相關行業移植、推廣;
六、推動重點領域智能轉型,在《中國製造2025》十大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數字化車間/智能工廠,在傳統製造業推廣應用數字化技術、係統集成技術、智能製造裝備;
七、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,引導中小企業推進自動化改造,建設雲製造平台和服務平台;
八、培育智能製造生態體係,加快培育一批係統解決方案供應商,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集團,做優做強一批“專精特”配套企業;
九、推進區域智能製造協同發展,推動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建設,加強基於互聯網的區域間智能製造資源協同;
十、打造智能製造人才隊伍,健全人才培養機製,加強智能製造人才培訓,建設智能製造實訓基地,構建多層次的人才隊伍。
- 上一篇:天馬行空的農業機器人 2017/07/06
- 下一篇:機器人實現避障的6種方法 2017/07/06